3月9日下午,有幸與天宇公司的巫老師一起參加了鐵二局攝影協會的一個分享交流會。分享會由二局攝影協會主席黃朝華主持,并特別邀請到四川省攝影家協會創 作室主任李紹毅老師為大家做指導。李紹毅老師代表作《過客》,榮獲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金牌獎并先后2次榮獲四川巴蜀文藝獎,2007年被省委宣傳部,組織 部,人事廳評為四川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優秀人才。擅長紀實攝影,聚焦平常百姓是他典型的創作風格,記錄時代進程是他畢生的追求。
會上,首先由協會會員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然后再由李紹毅老師做點評。李老師的點評生動有趣,深入淺出,讓我獲益匪淺,有幾點感觸頗深,與大家分享如下:
1。交流要選片
交流片一定要自己先選一次,把自己最高水平的片子拿出來交流。不管是風光攝影還是人文紀實,我們在 交流時常犯的錯誤就是什么都想告訴大家,于是什么片子都舍不得刪。殊不知一組照片要稱得上作品,必然要有一個主題,必然要按這個主題對所有的照片有所取 舍;否則不利于提高交流的效率,也無法展示你的水平,有些浪費大家的時間了。
2。如何讀懂一幅照片
讀懂一幅照片,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讀懂內容,讀懂形式,讀懂作者。
照片可以分為值得看的和值得讀的。值得看的也許只是技術性地愉悅了眼球和神經,值得讀的才是真正地 直指人心。好的照片可以讓人讀出不同的意義,可以有多重解讀。攝影終究是一項主觀的創作,當攝影師決定按下快門的剎那,就定格了他想表達的思想。我們欣賞 一幅作品,理應讀懂照片后面的故事,那才是作者想表達的。
當我們看到照片時,不妨多問自己一些問題:這幅圖片對你說了什么?這張照片拍的是什么時候?不只是 確定時間還有場合,位于哪里?(如果涉及不同的文化,那就會影響照片所傳遞出的信息)通過照片里的人你能看到什么?他們有多近?他們是怎樣感知彼此的?有 情感傳達給你嗎?是什么讓你感覺到的?有時候照片中的一個微妙的細節可以傳遞出有動態影響力的信息,如手勢、注視的方向等等。讓自己去充分吸收看到的所有 的元素,然后展開觀察力,在評估了所有的微妙之處和細節后,問自己它們是怎樣聚齊起來組成了畫面的整個信息和主題?對此你有什么想法?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當你觀察到更多的具體的細節時,也許你會驚訝地發現一個全新的視角。
3。嚴謹的創作態度方能出好作品
交流會上有位老師從上世紀90年代就從事攝影創作工作,他謙虛地認為他每年能出幾張作品就阿彌陀佛 了。他這種對自己作品的高要求、嚴謹的創作態度深深打動了我。在這種嚴謹的態度之下,拿出來的作品自然也是讓大家佩服不已,哪怕是在我們眼中很普通的一些 場景,在他的鏡頭下也能化腐朽為神奇。
現在隨著數碼產品的普及,攝影的門檻也越來越低。一張存儲卡動輒可以儲存成百上千張照片,攝影者按 下快門的隨意性也隨之增加。要出好作品,按下快門之前必須對光影、色彩、構圖、人物表情、運動方向、相互關系等諸多因素謀劃在前,成竹在胸。努力做到每一 幅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結晶,這樣的作品才是嚴謹的(抓拍除外)。
據巫老師介紹,二局這樣的交流活動已經舉辦了好幾次。個人覺得這種分享交流的方式很不錯,我們一生 之城的攝影愛好者也挺多,完全可以組織起來,學習這種形式,有利于提升大家的水平,促進涌現更多更好的優秀攝影作品,豐富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并有力地促 進企業文化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