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山國際新城”以建設和諧社區為己任,齊全、完善的工作和生活配套設計,將使得居住者真正享受到“一生之城”帶給自己的種種便利,使之與社會和諧相處、與他人共同發展……
和諧意味著一種最佳的生存、發展狀態,是千百年來人們共同追求的理想!疤烊撕弦弧、“中庸”、“中和”等“和諧意識”是中國古代先哲追求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發展的突出表現。社會的發展要求以人為本,追求和實現城市、人、自然的和諧統一,實現自然生態、經濟生態、社會生態的平衡,倡導崇敬自然、適應自然、自然優先的城市發展理念。所以現代社會的要求就是必須努力構建節約型城市,減少能源、資源消耗,開發無污染、可再生的替代能源,為城市的持續發展尋找新的動力。
成都“東山國際新城”以建設和諧社區為己任,從項目規劃設計開始就著力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分別作出了針對環境的不同級別安全格局分析,并選取了綜合安全性最強的環境設計方案;在社區產業結構設計上也定位為集聚環境美好型、資源集約型、排放無污染的高科技企業,將為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做出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齊全、完善的工作和生活配套設計,將使得居住者真正享受到“一生之城”帶給自己的種種便利,使之與社會和諧相處、與他人共同發展。東山國際新城項目的和諧共生、共同發展宗旨主要體現在如下的多個方面: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嶄新理念。美麗和諧的家園,才適宜于人的棲居,人與城市才能融為一體。缺乏環境意識,必然危及城市的生存與發展,更不用奢談國際化城市的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充分考慮環境、資源和生態的承受能力,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實現自然資源永續的利用,實現社會永續的發展。
在東山國際新城項目上“塑造環境意識、提升城市形象”的目標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東山國際新城和東山國際森林公園等項目從設計規劃、品質、配套服務進行了全新升級,環境規劃上力求保留較好的原生山體和部分天然植被,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并引入生長速度快、保護水土作用明顯的新西蘭輻射松。在景觀設計上也做到了移步異景,情景交融,真正體現出建筑、景觀和自然環境相互滲透,使建筑與山林渾然一體,營造一方現代山居社區。
人與社會和諧共生、共同發展。以人為本,完善社會救濟、調劑和補償機制,是社會公共管理的重要任務。在東山國際新城里,社區管理的目的在于謀求社區生活的和諧、安定與發展,而社區生活的安定與發展,必須建設一個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社區環境,社區各類型業主都能各盡所能、所有業主都能得到基本滿足,平等地關懷和維護每一個人的權利。
東山國際新城社區管理以公正、人道的倫理價值為核心,尊重人、愛護人、幫助人、發展人,在依法行政的同時,體現出人道主義關懷,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共生理想。
人與建筑和諧共生。東山國際新城項目突出自然生態和健康住宅的開發理念,強調建筑與人的和諧統一。項目總體布局和朝向充分滿足采光、日照、通風、視覺等功能要求,合理控制住宅的間距及室外活動空間。新城內道路、出入口、建筑小品、綠化環境等相互協調一致。柔和的陽光,拂面的輕風,青青的綠草地,以及與社區相協調的人文景觀,為項目帶來的居住引力與社區活力,成為締造人與自然、人與建筑和諧共生的一道風景。
人與人和諧共生、共同發展,F代化的健康住宅不僅要注重人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強化對聲、光、熱的科學營造,還要拓展到整個小區的社會環境層面,在人文關懷上關注人居的私密性和安全感,營造和開發友善的鄰里交際空間。為此,東山國際新城專門設計了社區應急溝通體系和鄰里交流的公共空間,為人與人的和諧相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條件。
人與自身和諧共生。東山國際新城項目內提供了從國際雙語幼兒園到國際中學的教育服務體系,并配備了東山書院和職業培訓等多層次的社會再教育服務,這些社會化服務將極大的滿足業主對自身發展的需要,并通過學習和培訓拓展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社交圈。同時東山國際新城內的高新企業等將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這些都為業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人與自身理想的和諧共處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人與企業和諧共生、共同發展。有產業支撐,區域發展才會更具潛質,才會后勁十足,才會有“人”不斷成為“景觀”,才能不斷聚集人氣、商機。作為開發商,東山國際新城項目業主給予了原居住村民經濟補償和房屋補償,解決了被拆遷人員的安家事宜;并通過項目的建設和運營解決了相當數量原居民的就業問題,維護了社會穩定和安定團結。同時未來社區內大量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商業企業將提供許多的工作崗位,充分滿足當地居民對就業的需求。通過打造婚慶文化基地和東山國際森林公園,集旅游娛樂、休閑度假、會展商務和舒適居住為一體,真正突顯一生之城的美好意境,實現人與(高新)企業的和諧共生、共同發展。
企業與環境和諧共生、共同發展。東山國際新城項目內的企業都是無污染、環境美好和集約型的高新技術企業及總部研發機構,這些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不但不會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實際上還是對環境的一種美化和提升?偛垦邪l基地位于森林公園內,為園林式辦公區的環境規劃設計,與森林公園自然環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而婚慶文化基地等商業場所內的經營單位為從事服務行業的三產企業,它們的店面風格和提供的產品又與商業環境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對社區的商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企業在融入環境的同時也創造著相應的經濟效益,滿足廣大居民的工作和消費需要,為一生之城內部經濟循環和自動造血功能的實現提供著現實的物質基礎。
東山國際新城改變了傳統城市攤大餅的發展模式,按照成都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的要求和“六走廊”的城鎮布局規劃,選擇在中心城—龍泉驛—簡陽的東向走廊的節點處建設東部副中心中間最重要的小城鎮,東山國際新城的建成將成為成都中心城區與東部副中心相互交換點,這樣的區域空間形態結構,完全符合城市空間布局發展的趨勢。
東山國際新城在規劃建設中,不僅配套了幼兒園、小學、中學、郵局、超市、社區服務站、公交車站、居委會和警務室等公共服務設施,開發建設傳統的居住型社區,在城鎮功能上,規劃了六國主題公園、婚慶公園、藝術中心、運動休閑中心、星級酒店等融商務、休閑、文化等功能于一體的配套建筑,城鎮功能的規劃設計不僅滿足了城鎮居住基本生活需要,還能滿足人從出生到去世一生不同階段的需要,也滿足了城鎮本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